午夜是什么意思
“午夜”意思是: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,半夜。语出《玉篇·午部》:“午,交也。”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,12点便称为正午、中午,“中”、“正”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。
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;半夜。语出语《玉篇·午部》,拼音为wǔ yè,词性是名词,近义词子夜。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,12点便称为正午、中午,“中”、“正”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。
午夜 [wǔ yè] [午夜]基本解释 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;半夜 [午夜]详细解释 半夜。唐 戴叔伦 《重游长真寺》诗:“蒲间千年雨,松门午夜风。
午夜的别称
夜晚的多种雅称:夜晚又叫子时、午夜。夜半,又名子夜、中夜,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。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,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。公历零点以前为前一日,零点以后为次日。
古时尚有午夜、子夜、夜半、夜分、宵分、未旦、未央等别称。即夜晚23:00~01:00,正子时为午夜24:00,相对于正午时中午12:00。 丑时又称鸡鸣,荒鸡。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。(上午1时正至上午3时正)。
午夜是指半夜,夜里十二点前后。一般来说,午夜即是子夜,是指23点到1点之间。即子时。子时指23时至1时,古时尚有午夜、子夜、夜半、夜分、宵分、未旦、未央等别称。
三更就是半夜,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,也就是在当天的23:00~第二天1:00。古时尚有午夜、子夜、夜半、夜分、宵分、未旦、未央等别称。即夜晚23:00~01:00,正子时为午夜24:00,相对于正午时中午12:00。
子夜指的是23点至1点。子夜又称为午夜、子夜、夜半、夜分、宵分、未旦、未央等。子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,中国的十二时辰以子时为首,以23时起至夜1时为子时。零点以前为前一日,零点以后为次日。
午夜拼音
午夜拼音为wǔ yè 基础释义 半夜,夜里十二点前后。唐戴叔伦《重游长真寺》诗:蒲间千年雨,松门午夜风。宋高似孙《纬略.五夜》:所谓午夜者,为半夜时如日之午也。
午夜 [拼音] [wǔ yè]释义: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;半夜。
午夜的读音是:wǔyè。午夜的拼音是:wǔyè。注音是:ㄨˇ一ㄝ_。结构是:午(独体结构)夜(上下结构)。词性是:名词。
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;半夜。语出语《玉篇·午部》,拼音为wǔ yè,词性是名词,近义词子夜。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,12点便称为正午、中午,“中”、“正”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。
“午夜”是指什么时间?
午夜指的是11点到凌晨2点钟。午夜的意思就是子时的时候。晚上11点到第2天早晨1点的时候。因为这个时候的夜晚,太阳正处于子午线的两端。地球的另一半是中午的时候。在地球的这一半就是在午夜的时候。
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;半夜。语出语《玉篇·午部》,拼音为wǔ yè,词性是名词,近义词子夜。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,12点便称为正午、中午,“中”、“正”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。
午夜,指二十四小时制的00: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上午12时,为一天的开始。而中国古代的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,子时即为现代二十四小时制的23:00至隔日01:00或十二小时制的下午11时至上午1时。
午夜是指夜里十二点钟前后。十二时辰中的午时是上午和下午相交的时段,12点便称为正午、中午,“中”、“正”的意思即表明此时是一个中点。同样半夜也是一个中点——上半夜和下半夜的中点,因此半夜也称午夜。
午夜是指二十四小时制的夜里24点或十二小时制的上午12点,午夜是指一个晚上的中间时刻,也就是零点。
午夜是指夜里12:00前后,子夜是23:00到1:00之间,可以是凌晨也可以是夜晚。(一)词目:午夜 语出语《玉篇·午部》:“午,交也。”拼音为wǔyè,词性是名词,近义词子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