郪江怎么读

郪江的郪国(历史)

1、在先秦时四川不但是有蜀国,巴国,巴子国,还有一个郪国,其地域在三台县,历史上也有一个郪县,如今那里还有一条江名叫郪江。杜甫有诗云,“去年登高郪县北,今日重在涪水滨”。

2、古郪国位于四川郪江流域,并在此创造了十分繁荣的古郪文明。郪国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,耕种养殖,打鱼狩猎,音乐舞蹈,说唱杂耍,既继承了祖先对“神”的崇拜,又对生活充满了美好憧憬。

3、往事如风,酒香早已飘逝,却留在代代百姓的传闻中,那段历史也造就了现今仍在使用的一处地名——会军堂山(今中江县境内,古属郪国)。

曾是巴蜀之地首府的千年古镇,怎么无人问津了?

元代这里是巴蜀之地的首府,在这里还有很多汉代的墓葬群,郪江汉墓就是著名的汉代墓群,是一个非常有历史气息的地方,不过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。

而梅花井则是当年崇宁王曾在此地取水的地点,虽然距离那时已经很长时间了,但是井却被完整地保留至今。现今的梅花井藏在一户人家的院中,如果不知道确切位置,是很难看见梅花井的。

然而若论起历史悠久,很少有古镇能比得过四川三台县的郪江古镇。这里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国郪国所在地,西汉时正式设为行政称号,已经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。

经历了无数个岁月,徐州是当之无愧的汉文化发源地之一。几千年的人类活动,使得徐州现存着非常多的古村古镇,这些村镇静静地伫立在徐州这片土地上,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徐州的历史。

涪怎么读音pei

1、[ 涪 ] fú 〔涪江〕水名,在中国四川省中部,注入嘉陵江。

2、涪的拼音是 fú。涪的偏旁是氵,是左右结构。涪的基本释义:涪江,水名,嘉 陵江的支流,发源于四川,流入重庆。

3、涪读fú,涪江,水名,嘉 陵江的支流,发源于四川,流入重庆。相关组词:涪翁、涪湛、涪皤、湛涪、涪沤、涪城县、涪江石。涪,部首: 氵,现在也多指水立方,是水立方的简写。

4、涪[fú],仅一种读音。 并且是一个单音字。释义为:水名,指涪江,发源于四川省,流经重庆市汇入嘉陵江。现多作地名用字,如涪州,涪陵等。还可以当做水立方的简写。涪(拼音fú)是汉语二级通用字。

5、涪字读音:fú。基本释义:涪江,水名,嘉 陵江的支流,发源于四川,流入重庆。康熙字典释义: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涪 ·康熙笔画:12 ·部外笔画:8。《唐韵》缚牟切。《集韵》《韵会》房尤切。

四川话耙耳朵什么意思。

1、这个词起源于四川省三台县郪江镇,郪江这个“郪”字,是“妻”字旁边加个耳朵。

2、“耙耳朵”在四川话里的意思就是怕老婆,是西南地区独有的词汇,其原型是来自于成都的一种自行车,这种自行车是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的更加舒服而发明的,到现在成都街头仍然能发现少量的这种自行车。

3、在四川话中,有一个有趣的俚语叫作耙耳朵,其中表达了一种男性怕老婆的现象。下面将为您详细解释耙耳朵的含义,并生动地描绘这种表现的场景。

4、耙耳朵四川话的意思是耳根软、怕老婆,据说是因男子婚后常常被老婆揪耳朵,后来耙耳朵就流传开来。因为四川气候温和,所以四川男人性格也是如此,而爱吃辣椒的女性则显得稍微强势一点,所以四川男人耙耳朵的说法就流行起来。

5、耙耳朵的词语解释是:这个词在四川话中的意思就是怕老婆的男人。“趴耳朵”是四川方言,说一个男人怕老婆,也就是常说的惧内、“妻管严”。

6、耙耳朵指对妻子言听计从的男人。耙耳朵通常指火巴耳朵,“火巴耳朵”,汉语方言词汇,为四川、重庆等西南地区独有的方言,“火巴”读音为pā,左右结构,偏旁火部,右边是火。

四川遂宁有一条江叫什么江?

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九寨沟县之间岷山主峰雪宝顶的涪江,是遂宁境内最长、支流最多的河流。

涪江,因流域内绵阳在汉高祖时称涪县而得名 [1] ,长江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。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平武县之间的岷山主峰雪宝顶。

遂宁河流众多,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涪江、琼江、郪江、梓江等15条。涪江全长776公里,流经遂宁境内的有171公里。涪江支流呈树枝状分布,境内流域面积5089平方公里,占全市面积的951%。

郪江的简介

1、两江之畔矗立两座狮山,一蹲一仰,挺拔高峻,形成了狮舞龙腾、古木森森的山川胜境。明代建于古镇上的帝王、王爷、广东、黄州、关帝五座精巧玲珑的官庙均配建有戏台,建筑风格,独树一帜。

2、郪江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 历史 的古镇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它就是诸侯国郪国王城所在地,西汉高祖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01年,以这里为治所设置了郪县,在三国蜀汉时期,又在这里设置了东广汉郡。

3、郪江古镇,位于四川三台县城南47公里处,南临郪江,东滨锦江,建于两江汇合处,虎踞龙盘,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。这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镇,曾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恢弘都城,元代还作过四川的省府。

赞(0)